湖北国资容错免责清单来了!10种情形可以免责

时间:2024-09-19 08:28 来源:湖北日报
  • 微信
  • QQ空间
  • 微博
  • QQ好友

搞科技创新,费时、费脑、费钱。

如果没成功,还有可能会承担部分责任,国企负责人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。

日前,省政府国资委出台《湖北省国有企业容错免责事项清单(2024年版)》(以下简称《清单》),对10种容错免责情形作了明确规定,让国企科技创新“放心闯”。

《清单》强调只对规定原因导致的失误给予容错,以事实为依据,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履职过程中的失误和偏差,审视其发生背景、工作依据、决策过程、动机取向、客观结果等,做到尽职免责、应容则容、应免则免,避免在执行过程中“走腔变调”,成为不作为乱作为的“挡箭牌”。

2022年湖北省委出台《湖北省容错纠错工作办法》,同年湖北省政府国资委党委出台《省属企业落实湖北省容错纠错工作办法实施细则》。此次《清单》适用范围更广,覆盖全省国有企业,可操作性更强,明确了容错免责的具体情形。

附:《湖北省国有企业容错免责事项清单(2024年版)》

一、在强化国有企业战略保障功能、防范化解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等工作中,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、省政府工作要求,为维护全局利益,出现失误错误或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。

二、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中,从推动问题解决和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角度担当作为,依据当时环境条件和可获取资料开展工作,因后续出现环境条件变化或者新证据,使原认定事实或法律关系发生变化,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或其他不良后果的。

三、在处置盘活低效闲置“三资”工作中,为提高国有资金、资产、资源使用效率,因历史原因形成资产减值,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。

四、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重点任务中,因政策界限不明确、尚无成熟经验可借鉴、先行先试,出现失误错误,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或其他不良后果的。

五、在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投资工作中,因国家政策调整、市场波动等难以预见的外部环境影响,导致投资收益未达到预期目标或造成投资损失的。

六、在种子基金、风险投资基金投资业务中,如实报告已知风险,因种子期、初创期企业发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,导致投资失败,造成投资损失的。

七、在境外经营投资中,因国际局势、所在地重大突发事件、重大自然灾害等不可预见因素,造成投资损失或其他不良后果的。

八、在科技创新、产品创新等工作中,因技术路线选择、市场环境变化等重大不确定因素,导致研发失败,造成投资损失的。

九、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,因市场风险等不可预见因素,未取得预期成效或造成投资损失的。

十、按照中央和省委、省政府有关规定,其他可以容错的情形。

【案例】

湖北联投集团——

博士后揭榜挂帅突破零碳园区

刚进入联投东湖高新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年,29岁的罗可文便承担了东湖高新区首批“揭榜挂帅”项目——基于“能源—经济—环境”耦合模型的园区零碳发展路径研究。

“园区是特殊的区位结构,是区域经济发展、产业转型升级、功能实现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,同时也是实现‘双碳’目标的重要战场。”罗可文介绍,该项目依托东湖高新集团现有的丰富园区场景,通过研究零碳园区的内涵,已建立园区碳排放评价体系,提出了园区转型发展路径,将有效引领零碳园区建设和运营零碳化。

目前,该项目研究成果已被应用在武汉软件新城一期、光谷芯中心、海口生物城、光谷生物医药加速器、东湖高新木兰智慧谷、东湖高新国际制造中心、杭州生物医药加速器等8个零碳、低碳园区项目。

让罗可文这么大胆“揭榜”的,是湖北联投集团的科技创新机制。

湖北联投集团建设管理部副部长许小锋介绍,2022年,湖北联投集团结合省政府国资委出台的《省属企业落实湖北省容错纠错工作办法实施细则》,出台了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办法,明确了科技创新激励办法和容错免责机制。现在更多是以正向激励为主,出现容错免责的情况较少。

“这个制度出台后,鼓励大家大胆干事,勇于做事。有制度保底,科技人员可以有的放矢,更精准的推动科技创新工作。”许小锋说,大多数创新研发都需要1至3年,创新的过程既是尝试的过程,更是经验积累的过程,若是走了弯路或者遇到了阻碍,也恰好证明这条路径需要重新“修整”,这也是一种更宝贵的经验。

目前,湖北联投集团正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、省级重点研发项目等,做强大师工作室,发挥“传帮带”作用,培养科技领军人才,打造“政产学研用”创新创业共同体。

湖北交投科技公司——

用科研成果转化值替代营收完成值

在湖北交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(简称“湖北交投科技公司”),以前研发人员既要做研发,又要承担市场营销任务,这势必影响科研工作的专注度。

作为“科改示范标杆企业”,湖北交投科技公司在充分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上作大胆尝试,用科研成果转化值替代营业收入完成值作为考核评价指标。同时,在岗位设置上,技术、管理双序列并行且向技术类倾斜,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搞科研开发。

2023年初,湖北交投科技公司成立智慧交通技术创新中心。“以前,我们叫产品研发事业部,面临研发和经营的双重考核,很难聚焦研发创新。”湖北交投科技公司党委委员、副总经理罗如意介绍,机构改革后,研发人员面向市场做产品规划、新技术与新产品研发、成果转化、产业策划,为重点项目实施做技术支撑。

《湖北省国有企业容错免责事项清单》明确,在科技创新、产品创新等工作中,因技术路线选择、市场环境变化等重大不确定因素,导致研发失败,造成投资损失的,予以容错免责。“这让我们科技人员更敢干了!”罗如意说。

“机制改革只是第一步,如何调动研发人员积极性才是根本。去年以来,智慧交通技术创新中心通过双向选择、竞聘上岗、市场化选聘等方式选拔组建了90人的科技研发专业团队。”湖北交投科技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陈俊称。

刚刚硕士毕业的段凯,通过竞聘成为创新中心产品规划组副组长。上岗以来,他干劲十足,围绕高速公路隧道低碳、节能,带领团队完成“车来灯亮、车走灯暗”的智慧节能照明项目,研究成果已在三峡北翻坝、鄂州机场、十巫、宜来、武天、孝汉应、保神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推广。

随着该公司改革内部机制,奖励的杠杆变了,以前的以岗定酬变为以效“论薪”。罗如意介绍,结合市场需求,今年中心设定了5个“揭榜挂帅”项目,以项目完成情况确定绩效和工资发放标准。

一直以来,湖北交投科技公司勇当湖北交投集团数字化转型排头兵,2023年研发投入强度达10%,已取得专利41项,软件著作权78项,参与国家级、省部级科技项目13项,成果转化率近70%。

(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左晨 通讯员郭之、鲍妍如、张延)

标题:
网址:
错误内容:
姓名:
电话:
 
新闻热线:
投稿邮箱:
网络新闻部: